以建筑节能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全面开展节能诊断,推进生产线节能改造——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山东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次到山东调研视察,多次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寄予厚望重托。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从战略全局高度对山东发展精准把脉定向,饱含着深切的关怀关爱,体现了深邃的战略思考,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指明了前进的目标方向,是山东发展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群发展,2019年8月26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重大举措。  

  山东半岛城市群覆盖山东全域16市,对内承接南北、拱卫京畿、驻防海空,对外毗邻日韩、面向东北亚、联通“一带一路”,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3万亿元,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均占全国的7%以上,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布局重大生产力、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第一篇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 

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认识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精准把握城市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第一章时代背景

第一节重大意义

  

  高质量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战略举措。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优越、实力雄厚、空间广阔,以半岛城市群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九大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家优化调整供需格局、流通格局、开放格局、区域格局、城乡格局中不断提升发展位势,有利于带动北方地区加快转型,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筑面向日韩东盟、联通“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战略高地。

  

  高质量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重大举措。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市场主体活跃,以半岛城市群建设为统领,紧抓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突出和强化经济、人口承载功能,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利于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企业创新、文化创新,集聚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高质量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更好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作用的强力支撑。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山东半岛拥有全球暖温带最完整的河口湿地系统,是黄河流域基础好、实力强的区域,以半岛城市群建设为统领,深化与黄河中上游地区协同协作,不断在长久安澜、高效节水、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有利于筑牢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而持久的动力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高质量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城乡融合水平较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前列,以半岛城市群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二节基础优势

  

  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门类齐全,现代农业领跑全国,农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万亿;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197个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列;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强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1%,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需求供给可以协同发力。常住、户籍人口“双过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居全国前列,庞大市场规模和巨大消费潜力为扩内需、促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撑。供给体系质量较高,110种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于首位,能够充分发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独特优势。

  

  新老行业可以相得益彰。实体经济发达,传统制造业优势突出,机械、化工、冶金、轻工、装备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四新”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入选国家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1万家。

  

  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全省监管一级国有企业825户,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居全国第2、3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市场主体超过1200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以上,53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45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

  

  陆海潜力可以统筹开发。海域陆域面积相当,海岸线长度占全国1/6,经略海洋空间广阔,海洋渔业、生物医药、盐业、海洋电力、海洋交通运输等5个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占全国的40%,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5和1/6。

  

  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四横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建成环形高铁网,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前列;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6亿吨,居全国第二位;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0个,居华东地区首位,初步形成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烟台、潍坊、临沂、菏泽为节点的“2+4+N”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4家。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达到13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达到7个,对外影响力、吸引力、集聚力持续增强。

  

  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05%,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大幅增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现重要进展。济南、青岛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启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建设,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成效突出,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分布的空间体系。

  

  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儒家文化、黄河文化等源远流长,圣哲先贤辈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平安泰山、仙境海岸、黄河入海、天下泉城等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为全球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孕育了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人脉资源丰厚,是江北最大侨乡,深厚文化积淀和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节机遇挑战

  

  从国际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演进,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我国日益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全球话语权大幅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共同参与主导全球治理规则,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世界中心、主导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局面将发生根本改变。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催生,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推动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国际形势和发展新趋势,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从国内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坚实起步,全国上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决心空前高涨。我国将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全面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世界级经济区和一批重要城市群强势崛起,承载国家重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碳达峰、加快碳中和,将长期推进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国全方位、深层次、整体性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将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提供持久的制度红利、丰裕的要素资源、强大的国内市场、优良的国内发展环境。

  

  从山东看,未来十五年,是“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攻坚期,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决战期。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科技大省、海洋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山东坚定不移抓好“八大发展战略”“九大改革攻坚”“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等既有工作,聚焦“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推进“十二个着力”重大任务,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能够承载更多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担负更多全局性引领性改革发展任务。山东半岛城市群积极探索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要城市群和经济区协作发展、共同发展,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国内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将全面提升。

  

  同时,山东半岛城市群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产业配套协作水平不够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有待持续深化,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高,推进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聚焦聚力加快突破。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在坚定不移抓好“八大发展战略”“九大改革攻坚”“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等既有工作部署基础上,聚焦“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系统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更好发挥龙头作用,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群,打造国家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第二节基本原则

  

  核心引领,科学布局。提升济南、青岛发展能级,坚持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以城带乡,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格局。

  

  创新驱动,智慧赋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应用与新旧动能转换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建设创新型智慧型城市群。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打造绿色低碳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生态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改革牵引,开放合作。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城市群之间、省际之间和城市之间合作,推动对外贸易、投资创新发展,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方位开放。

  

  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需求,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第三节战略定位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紧扣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塑强投资消费“双引擎”动力系统,构建全国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双枢纽”,打造安全稳定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国家南北方发展格局优化,建设面向日韩东盟、链接“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高地,成为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构建完善全域创新体系,实现更高水平自立自强,创建区域性创新高地,加快推进新动能壮大成势,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中心、全球海洋经济中心、优质高效农业中心,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经济高地、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坚决落实“四水四定”,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利用保护新格局,引领黄河流域深化合作共同发展,打造沿黄生态、科创、产业、能源、文旅大廊道。

  

  ——文化“两创”新标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创新、引领风尚、系统保护、融合发展上示范先行,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显著增加人民收入,优化分配格局,建设和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和区域协调均衡,提高城镇建设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打造人人向往的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第四节发展目标

  

  到202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形成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开创性成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建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群。

  

  创新自强实现新跨越。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9.3%左右,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攻克一批前沿、硬核、“卡脖子”技术。新旧动能转换基本塑成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全国领先,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

  

  协调融合塑成新格局。济南、青岛加快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节点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初步形成紧密衔接、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共同体。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效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高效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更加稳固。

  

  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成效突出,水安全保障、灾害防控能力显著提高,黄河下游生态面貌明显改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5亿吨左右,建成人、河、山、海、城和谐共生的美丽半岛城市群。

  

  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各类优质要素加速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迈向国际一流水平。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平台成效突出,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作用更加凸显,参与全球竞争合作能力显著增强。

  

  共建共享迈上新台阶。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城乡区域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建设和诚信建设扎实推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更高水平。

  

  安全发展筑牢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粮食、能源、金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社会稳定、意识形态、疫情防控等安全底线更加牢固,灾害预警、物资储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建成更富韧性、更为安全的半岛城市群。

  

  到203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和龙头作用全面彰显,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城镇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发展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

  

第三章发展布局

第一节推进济南、青岛能级跃升

  

  提高济南首位度。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以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塑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城市品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聚焦“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格局,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聚焦“强”,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未来前沿产业,建设工业强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科创、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聚焦“美”,依托黄河流域、泰山山脉两大生态系统和泉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靓丽名片,引领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彰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历史传承人文之美、魅力城市品质之美。聚焦“富”,优化创新创业创富生态,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物质生活富足、精神文化丰富、城乡共同富裕。聚焦“通”,完善综合立体高效交通网络,拓宽与黄河上中游合作发展渠道,集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增强对外开放门户功能。

  

  增强青岛引领力。支持青岛以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统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提升发展国家级新区等高能级载体,深化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承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集聚创投风投等创新创业要素,打造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国际一流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增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功能,保护蓝绿相依、山海相融的湾区生态基底,优化环湾都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建设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品质城市。增强经略海洋先导功能,彰显海洋、海港、海防特色,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航运贸易、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的主力军。

  

  强化济青双城联动。支持济南、青岛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打造高水平协作发展样板,建设全国具有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协同推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物流枢纽联盟建设。推动济青综合运输通道提速增效,实现中心城区1小时可达,协同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共建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分别以两市为中心,构建1小时通勤圈。加快推进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认、教育医疗资源共建共享。

  

第二节加快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做强省会经济圈。综合发挥产业实力雄厚、科创文教发达、医疗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越等特色优势,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六市一体发展,加快推进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支持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支持淄博建设全国新型工业化强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泰安建设智能低碳发展示范区,打造山水宜居典范城市和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支持德州建设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开放门户,推动齐河全面融入济南发展。支持聊城打造文旅融合的江北水城,建设冀鲁豫新兴枢纽城市。支持滨州建设渤海科创城,打造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支持东营建设国家绿色循环能源石化基地,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保护治理示范区和现代化湿地城市。

  

  提升胶东经济圈。综合发挥海洋经济领先、智能制造发达、金融服务集聚、开放程度较高等特色优势,推进青潍日同城化和烟威同城化发展,建设青岛莱西—烟台莱阳等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放大国家级战略平台效应,以青岛为龙头,推动与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四市强核聚群、抱团发展,共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滨海科创大走廊和黄河流域开放门户。支持青岛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烟台强化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功能,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桥头堡,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支持威海建设中日韩地方合作重要支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精致城市。支持潍坊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动力名城和先进制造业高地。支持日照打造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北方能源枢纽,建设现代生态活力港城。

  

  振兴鲁南经济圈。综合发挥区位优势突出、文旅资源富集、产业特色鲜明、空间潜力巨大等比较优势,推动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四市强化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探索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创新资源和先进产业转移,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支持临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物流枢纽,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典范。支持济宁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打造国家创新型制造业强市、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支持枣庄建设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示范市,打造京沪廊道智能制造高地。支持菏泽突破发展“后来居上”,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促进“三圈”协同互动。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推动经济圈内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全面优化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建设品质。建立完善三大经济圈协同联动机制,依托济青、鲁南通道和沿黄生态带,打造三大“黄金廊带”。济青科创制造廊带,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为主轴,在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装备、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清洁能源、现代农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增强长期技术优势与产品标准话语权,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集聚带。沿黄文化旅游生态廊带,以“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为主轴,挖掘整合黄河、大运河、泰山、曲阜、齐长城等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在文化传承、生态体验、精品旅游等重点领域,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中华文化标识集聚带。鲁南物流能源廊带,以“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为主轴,综合发挥港口、铁路、机场联通加密后发优势,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能源基地。

  

第三节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引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开放发展,共同发展。建立完善沿黄城市群战略合作机制,推进与中原城市群对接融合,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兰州—西宁城市群协作发展,深化与上游能源富集省份合作,与河南毗邻地区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立跨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建设一批“双向飞地”“共管园区”。发挥黄河流域“出海口”和开放门户作用,深化沿海港口与沿黄内陆港合作,在沿黄地区合作建设50个内陆港,完善海关互联机制,打造高效便捷的海铁联运物流体系。探索济南、青岛、郑州、西安等市共享大科学装置,共担重大国家科技创新任务。推动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等融合创新发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共建黄河历史文化走廊。

  

  推动构建沿海超级城市群连绵带。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交汇南北、联通陆海的区位优势,与京津冀、长三角联动,促进沿海城市群布局优化。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集聚国字号、中字头企业、院校总部及分支机构。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主动对接长三角产业和创新梯次转移布局,用好上海自贸试验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平台辐射效应。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完善鲁港、鲁澳、鲁台合作机制,加强在“一带一路”建设、金融、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交流。

  

第二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找准服务和融入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破口、切入点,激发内需潜力,畅通经济循环,推进陆海统筹、东西互济、高水平开放,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蹚出路径、做好示范。

  

第四章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提高供给体系适配性,深度融入强大国内市场,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第一节提升城市群消费能级

  

  培育一流消费环境。建设国际中高端消费品集聚地,推动济南、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兼具时尚魅力和半岛特色的北方消费中心和重要国际消费目的地。构建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城市核心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吸引高端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首发新品。布局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发展创意经济、后街经济等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体验融合、商旅文体协同,提高消费群体认知度,建设时尚网红打卡地。引进高端酒店、餐饮集团,提升“新鲁菜”品牌。实施城市品牌建设行动,擦亮青岛国际啤酒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泰山国际登山节、菏泽世界牡丹大会等城市名片。

  

  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构建“智能+”消费生态,鼓励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电商直播等产业发展。繁荣发展文化旅游、养老托育、健康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消费,推行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个性化、品质化消费,培育绿色消费新增长点。打造集旅游观光、文化展演、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公园(绿道)消费新场景、新地标。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建设社区便民商圈,规范发展社区团购、连锁超市等社区商业。提升发展夜经济,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完善城乡配送节点、农村末端网点,建设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第二节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精准拓展投资空间。实施推动生产、消费“双升级”的牵引性、标志性重点工程,制定实施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能源保障网、市政公用设施网、现代水网、新型基础设施网、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聚焦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增强基础能力、保障链条安全的重大项目。聚焦夯实基础支撑,布局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完善现代高铁网、高速网、机场群、港口群,强化保水供水、防灾减灾等现代水网工程建设,优化新能源、煤电、外电等多元化能源基础设施。聚焦城乡融合,加快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聚焦增进民生福祉,补齐医养健康、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普惠教育、养老服务短板。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治理修复投入,完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业体系,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增强项目要素保障。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细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盘活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全面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健全指标省级收储交易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第三节强化供给体系适配性

  

  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显著提升国内市场份额。与国际质量、安全、卫生、环保、节能标准接轨,统筹规划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完善“泰山品质”认证标准体系,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运用区块链技术为产品制造、流通、消费等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程,提升品牌增值效益,擦亮“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金字招牌。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实施“强链”工程,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核心技术、拳头产品和标准体系,提升产业引领力和市场占有率。实施“建链”工程,聚焦战略性细分产业,招引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布局核心产业项目,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全新产业链。实施“补链”工程,聚焦“基础薄弱产品链”“不安全产品链”“受制于人产品链”,设立核心零部件、高附加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增强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配套能力。实施“保链”工程,强化供应链安全管理,推进重要产品、关键技术、供应渠道备份系统建设,防范化解产业链外迁风险,确保在重大疫情、特大灾害等极端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基本稳定。

  

第四节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统筹现代流通体系硬件、软件、渠道和平台建设,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融合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物流网,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加快构筑“通道+枢纽+网络”的大流通格局,形成“123”物流网,实现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提升济南、青岛、临沂、日照、烟台、潍坊国家物流枢纽服务功能。建设济南、青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区域性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航空、高铁快运及电商快递班列,依托高速公路网建设干线物流网,推行集装箱铁水联运、滚装运输、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模式。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开展多式联运提单纳入国际贸易体系创新,支持青岛建设国内国际多式联运组织中心。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和智能云仓。支持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开展流通企业壮大行动,培育3至5家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开展专业商品市场升级行动,打造一批高水平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培育30个左右年交易额达到500亿元的转型发展基地。建立完善现代应急流通体系。

  

第五章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优化全方位开放布局,加快推动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全面拓展,建立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加强在数字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携手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和人文丝绸之路。深入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投资、知识产权、经济与技术等领域深度合作,依托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等平台,拓展东盟市场。深化与中东国家在能源、石油炼化、石油装备、海洋运输和金融等领域合作。加强与南美、非洲国家产能合作。充分利用“齐鲁号”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物流和贸易通道,推广“班列+”商业模式,提高运贸产一体化水平。持续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高能级展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品牌。

  

  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突出“贸易先行”引领带动“四个中心”协同发展,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加速起势。进一步加大招引、培育各类贸易主体力度,做大做强大宗商品进口等传统贸易,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易货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上合多式联运中心作用,提升班列运营能力,大力拓展班列回运货源,将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上合快线”班期与海运船期相匹配,推动日韩—山东(青岛)—中亚的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发展,打造东联日韩、西接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物流贸易大通道;精准聚焦上合组织国家资源禀赋,通过“走出去”推动“引进来”;积极推进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高水平举办上合组织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不断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城市间的互利共赢。

  

第二节打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毗邻日韩优势,推进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烟台RCEP产业合作发展中心、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海洋、高端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和工业设计、金融服务、医养健康、影视动漫、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吸引日韩重点企业落户,打造日韩重要的投资目的地。支持日韩企业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和功能型总部。深化与日韩贸易合作,用足用好原产地累积、背对背原产地证明等规则,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新增长点。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建立面向日韩高水平金融开放与合作机制。深化中日韩港口战略合作,率先开通中韩陆海联运整车运输,争取开通中日陆海联运。参与“中日韩+X”市场合作,建立与日韩企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长效机制。高水平办好中日韩新经济博览会、产业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

  

第三节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推动济南、青岛、烟台片区联动发展、特色化发展。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在数字经济、互联网和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知识产权等领域先行先试高标准经贸规则,充分利用国际竞争地位、劳工标准、环保要求以及政府采购等国际惯例,在做好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实现重点前沿领域率先突破。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提升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运输来往、人员进出便利化自由化水平。鼓励各片区加大在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等领域探索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深化开发区改革发展。推动开发区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等主责主业,健全完善开发区与行政区高效协同机制,提升产业集聚、要素承载和区域带动作用,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施“531”千亿级开发区培育工程,推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向5000亿级迈进,培育产值3000亿级开发区14家、1000亿级开发区42家以上。加快扩标提面,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东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潍坊(寿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6个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实现16市全覆盖。“一区一策”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以“标准地”形式实施靶向精准招商,培育形成国际一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高水平建设省级新区。

  

第六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为方向,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镇集聚优质要素和高端产业能力,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空间。

  

第一节深入推进智慧城镇化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群。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坚持适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加大城镇通信网络、基础算力、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传统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筑牢城镇数字底座。打造感知设施统筹、数据统管、平台统一、系统集成和应用多样的“城市大脑”体系,探索构建“城市智能体”,推动市级“城市大脑”与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和综合指挥平台互联互通,显著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推动数字空间、物理空间深度融合,综合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城市运行数据底图,到2025年,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信息“一张图”全覆盖,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各县(市、区)全部建成三星级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塑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标杆城市,形成全国领先、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山东半岛智慧城市群。

  

  丰富数字生活。拓宽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应用体验,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打造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教、养等全方位智能应用场景。开展数字校园建设行动,打造智慧课堂,提供教、学、考、评、管一体服务,推动网络家庭教育全覆盖。建立城市群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平台,推动医院之间诊疗数据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等信息共享和互认互通,加快发展互联网医院,促进智慧医疗健康发展。发展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形成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丰富智慧文体服务,强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服务供给能力。布局城镇智慧交通网络,推动交通出行监测预警自动化、应急处置智能化,应用绿波带、交通诱导屏等智能管控方式,提升通行效率。打通智慧民生服务“一公里”,全面推进智慧社区(村居)建设。支持济南、青岛、威海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第二节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2025年前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90万户。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建立功能混用、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推行窄马路、密路网道路布局,增加公共开敞空间,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加强停车场、公交站点、充电、加气等设施建设。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到2025年,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鼓励具备条件的建筑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将建筑从能源消耗主体转变为生产主体。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水平,彰显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城市精神。

  

  完善城市环境设施体系。完成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改造“两清零一提标”。建立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以区县为单位,整建制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新建城区全部实行雨污分流,确保城区污水全面收集、雨水高效利用排放,建立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清零省级财政资金激励奖补制度。到2025年,60%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各市至少建成1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到2025年城市(县城)生活焚烧处理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建设现代化“城市矿产”基地,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

  

  打造公园城市。深入推进城市增绿和绿化品质提升,科学布局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山体公园,构建多层次城市公园体系。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实现建筑景观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更加融合协调。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建设海绵城市,合理布局蓝绿空间,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绿化隔离带和廊道系统,恢复城市山体、水体、废弃地等自然生态。

  

第三节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

  

  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按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科学统筹布局商务、产业、游憩、消费等功能和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等场所,促进城市空间机会公平。优化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家政服务等在内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信息无障碍建设,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无障碍城市。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加快城区(县城)扩围、镇区扩量、社区扩面、设施扩容,促进基础设施最大程度覆盖区域全部常住人口。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补齐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调节作用,调动商业性金融积极性,加大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力度。加快培育发展小城镇,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稳妥有序推动农村就地转移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居住区聚集,提高镇村交通、服务设施可达性。支持做强主导产业,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规范培育发展特色小镇。

  

第四节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

  

  引导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实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畅通入乡返乡渠道,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建立现代化人口管理服务制度,加快建设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推进户口、居民身份证办理“无纸化”“免填单”,实现高频事项全省通迁通办。拓展居住证功能,增加居住证附着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办事便利。

  

  完善市民化配套政策。落实“人地钱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资金分配中常住人口计算比例。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办法,增强各地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年度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调整人口流入流出地区教师、医生等编制定额。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高质量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济青局部片区和15个省级试验区建设,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重点改革,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

  

第七章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加快农业现代化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生猪、禽蛋、果蔬、奶业、水产品、油料稳产保供水平,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打造齐鲁粮油等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全国“面袋子”“菜篮子”优质供应基地。健全“从农田到餐桌”质量全程追溯体系。

  

  完善农业发展支持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一批规模实力强、运行机制活、品牌影响力大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完善产品供销体系,促进传统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深化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村快递全覆盖。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争取建设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产品电商示范基地,推广“农场云”建设应用。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平台。

  

第二节加快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设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实施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分类推进农村改厕规范升级,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

  

  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优化农村学校、幼儿园布局和办学条件,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优化中心村卫生室、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建设布局。全力推进乡、村两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加快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颁证。在符合规划用途和农民自愿前提下,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十四五”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建立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实现机制,健全农村产权信用风险化解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经营性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5年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庄占比达到80%。

  

第三节加快农民现代化

  

  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创富带头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加快培训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着力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抓好农技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落实,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吸引优秀青年返乡入乡创业,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非遗传承人、传统艺人,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培养一批乡村文艺社团、创作团队、文化志愿者和乡村旅游示范者。

  

  加强乡村服务人才建设。优选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法律等人才下乡服务,优化乡村人才服务质效。

  

第八章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深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坚持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方向,统筹海陆空铁等交通方式,畅通内外联络通道,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力支撑。

  

第一节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

  

  积极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加快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提升鲁北、济青、鲁南通道,加快完善鲁中通道,以“四横”通道增强沿海港口腹地辐射和铁水联运效能;提升沿海、京沪、京九通道,加快完善京沪辅助、滨临通道,以“五纵”通道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连接;加快构建青岛经济南至郑州、西安、兰州、西宁的“一字型”沿黄陆海联运大通道,实现与沿黄流域高效便捷联通。优化多点联动、区域带动、互联互动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持续完善济南、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和烟台、潍坊、临沂、菏泽枢纽全国性服务功能,培育一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123”客运通达网,实现经济圈内1小时、省内各地2小时、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第二节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施干线铁路贯通工程,建设鲁南高铁、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山东段、雄商高铁山东段等高速铁路项目,打通通道主动脉。合理布局线路和站点,加强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内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既有铁路潜能,推进济南、青岛等城市开行市域(郊)列车。有序推进济南、青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现主城区扣环成网、新城区连线贯通。完善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加快大莱龙铁路扩能等普速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支线铁路进港入园”,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全省铁路总里程力争达到9700公里。深化与辽东半岛跨海通道论证研究。

  

第三节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

  

  瞄准设施、技术、管理、服务“四个一流”目标,建设高效协同、智慧绿色、疏运通达、港产联动的现代化港口群。优化港口布局,构建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潍坊港、威海港、东营港、滨州港为补充的港航体系,建成一批原油、液化天然气(LNG)、集装箱等大型化、专业化泊位,完善深水航道、防波堤等公用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提升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等内河航道网,扩大航道通达范围。到202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0万标箱。优化港口功能,打造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推动从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和金融港升级。支持青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加强喂给港支线网络建设,吸引国际货物中转、集拼等业务,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集聚配置能力。深化智慧港口试点,争取开展绿色智慧港口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实施绿色港口行动计划,支持青岛港建设“中国氢港”。积极参与开拓“冰上丝绸之路”航线。

  

第四节培育现代化机场群

  

  提升济南机场和青岛机场国际枢纽功能,推动烟台机场、临沂机场打造区域枢纽机场,新建枣庄、聊城机场,迁建济宁、潍坊、威海机场,研究布局滨州、淄博、泰安机场。织密航线网络,提高与国内外主要城市通达性,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国际空港、航空物流中心。推动济南、青岛机场打造机场综合交通枢纽(GTC),整合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交通资源有效衔接。加快通用机场规划建设,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打造全省覆盖、协同高效、服务优质的通用机场群,创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到2025年,通用机场达到30个。

  

第五节织密四通八达公路网

  

  实施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四大工程,优化城市群高速公<